FULL HD 完整真實解析力

 

擁有1080p顯示器就足夠了嗎?Full HD一詞從2005年下半年就不斷出現,達1920x1080解析度的顯示器也已經陸續推出,對於所有AV迷來說,能夠享受到1080p級的真實畫質,就 好像長久以來的夢想終於被實現了,但是,擁有Full HD級顯示器,就能夠享受到1080p級的真實畫質了嗎?解析度是最佳畫質的唯一關鍵嗎?在花大錢購買這些1080p的產品時,有些細節您不可不知喔!


要了解Full HD,總得先知道什麼是SD、HD,才能相對顯示出Full HD的畫質有多麼可貴,這項技術又何以難得,所謂SD、HD,都是在解釋DTV(數位電視系統)的解析度等級,SD(Standard Definition)等級包含480i(D1)、480p(D2),HD(High Definition)包含1080i(D3)、720p(D4)、1080p(D5),而Full HD單獨指1080p,也是目前最高等級的解析度,當顯示器影像解析度達1080i(D3)等級以上時,就可以被稱之為HDTV,常見到的高解析電視、高 畫質電視都是指其規格達到HD標準。但這些數字真正代表著什麼意義呢?

SD、HD、Full HD有差嗎? 那到底差多少?
在 數字後面的「i」指的是交錯掃描interlace,「p」指的是循序掃描progressive,就顯示器來說,480i(720x480) 代表實際畫面的有效掃描線為480條,更精準地就影像呈現來說,意指水平解析度720,垂直解析度為480,畫面上每一條橫向水平線由720個點組成,每 一條緃向垂直線由480個點組成,由於「i」指的是交錯掃描,所以每一秒鐘將交錯呈現30個完整畫面,到於480p的點數一樣是720x480,只是利用 循序掃描,每秒鐘將可呈現60個完整畫面,其餘720p(1280x720)、1080 i/p(1920x1080)便可同理推算畫面的像素總值了。
P- scan由於是循序掃描,在同樣時間內可同時呈現完整畫面,能夠呈現出比交錯掃瞄更加穩定的視覺觀感,再接著算一算這些不同等級的解析度, 畫面細膩程度便可一較高下,就拿480p、720p、1080p來說,480p像素總值為720x480=345,600pixels,720p像素總值 為1280x720=921,600pixels,1080p像素總值為1920x1080=2,073,600pixels,在同樣大小的顯示器上, 1080p所具備的解析度是720p的2.25倍,更是480p的6倍,這個殘酷的數字明白的告訴我們,即便是我們收看台灣目前的數位電視,或是以DVD 來觀賞影片,所欣賞到的解析度只有Full HD的六分之一,即便是日前還屬於高階範疇的720p等級的投影機及顯示器,你所看到的解析度連Full HD的一半都不到! 看到這裡~也先別急著心寒,畢竟720p級的顯示器在經過良好的色彩調校、優異的影像處理、高階的升頻技術後,依然能讓我們能欣賞到十分迷人的風景。

 

軟硬體搭配完整,才有可能看到真實的Full HD畫面
先 了解Full HD所代表的意義,接下來就是要怎麼看到Full HD影像的問題了,想要看到Full HD的畫質,你至少必須具備Full HD等級的訊源,以及Full HD等級的顯示器。就現有的訊源來說,由於台灣的有線電視還停留在SD(480p)等級,即便你在家中加裝BS Tuner,日本的BS節目也不是Full HD等級,而是1080i的HD等級(但搭配良好的影像處理以及色彩調校,畫質已經迷人得不得了),更何況,台灣是因為地緣的關係才得以收到BS的訊號, 但各地收訊品質不一,且日文節目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懂,距離我們現在討論的Full HD等級還有一段差距,也就是說,現在你還找不到Full HD等級的節目作為訊源。
沒有Full HD等級的節目訊源,那是不是可以考慮其他訊源軟體? 我們知道目前DVD的格式也只能達到480i轉480p(或升頻1080i、720p)的水準,若要在光碟片上儲存1080p等級的高解析度影像,相對的 需要更大的儲存空間與技術改良,預計在2006年中推出的Blue-ray DVD、HD-DVD,以及工研院光電所與台灣前曕光儲存盟主導研發的FVD,還有微軟已經推出一陣子的WMV-HD,目前所知這些光碟片提供的訊源等級 都只有1080i,依儲存層數不同,儲存容量達6GB到30GB不等,要達到Full HD等級仍須透過播放器、顯示器或擴大機的影像處理器做升頻轉換,未來是否能達到1080p仍屬未知,對於所有用而言,要考量的不只是使用哪一種碟片,還 要考慮各種規格對應的播放器材。
WMV-HD雖然己經推出一段時間,但發行影片的數量、對應的播放器開發仍十分貧瘠,台灣AV迷似乎只能將希望寄 託在Blue-ray和HD- DVD上,而這兩大陣營經歷長期的對立,逐漸演變成電影業與電腦業者的選邊站戲碼,無論最後哪一方聲勢壯大,這兩大陣營終究會因應消費者的使用習性做出整 合吧!? 只要軟體供應商,如八大影業,願意大量商業生產以這些光碟作為儲存的軟體,相信所有AV迷必然迫不及待要嘗鮮,只是,無論Blue-ray或者是HD- DVD,相關應用產品推出時間一延再延,華納、環球、派拉蒙原本預定在年發行HD-DVD電影,至今仍沒有確切得發行時間,SONY也已宣佈延後到十一月 才推出應用Blue-ray的Playststion 3,雙方的市場爭奪仍未開打,推測應該跟防盜機制的研發尚未成熟有關。
而針對以上各類光碟,各家廠商也搶先推出應用的播放器,以目前各家公佈的定價來說,Blue-ray高於HD-DVD高於FVD,價差至少倍數以上,用家使用哪一種系統,不僅要考量軟體豐富度,相差懸殊的售價也是一項重要的考量。

 

畫質越高,眼睛和螢幕要相對靠近
看 到這裡,大家應該心裡有底,就現階段的軟硬體環境而言,要取得1080p的節目訊源幾乎不可能,要經由光碟片得到真實的1080p影像也未成定 局,但1080p級的顯示器、投影機市場上已經有多家廠商量產供應中,連接器材的HDMI傳輸線也有支援1080p級影像訊號的產品,假設你是熱愛在家觀 賞電影的家庭劇院玩家,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最可行、最簡便的辦法,依然是在取得1080i級的播放軟體後,搭配能夠對應1080i的播放器,再接上Full HD級的顯示器或投影機,並且以能夠對應1080i、1080p的HDMI或DVI傳輸線連接所有器材,如此一來,即便從訊源到顯示器不是完全1080p 的1:1對應,但只要你的顯示器、投影機影像處理功能強勁,能夠將1080i升頻那麼最終的1080p畫質肯定也已經讓你心滿意足了。
然而,在你 把這些器材都搬回家,全部架設完畢後,其實還有一項工作你可能忽略了,這項工作並不是要你再花錢去買任何東西外加,但是需要一點勞力,答案很簡單,你只要 把沙發朝螢幕往前挪移就行了。通常一般玩家都會知道,廠商通常建議你最佳觀賞距離是螢幕高度的三到五倍,採購一台新的顯示器、投影 機回家後,站在電視前面前前後後找尋最佳觀影點,都是AV迷回家的第一項功課,但是你知道當你的顯示器級數提高時,最佳觀影距離其實是相對縮小嗎?
在同樣尺寸的顯示器下,若你從720p級升級到1080p級,觀賞距離必須相對縮小三分之一,若你是是從480p直接升級到1080p,那觀賞距離則必須縮小一半之多,這樣的建議值是根據肉眼的觀影能力推算出來,推薦給各位AV迷參考。
所 以,過近或過遠的觀賞距離,可能都會讓你的眼睛看到糊糊的影像,或是過於凝聚而生硬的影像,花大錢買一台這麼好的顯示器,千萬不要讓觀賞距離影 響了觀賞品質。現今1080p的顯示器除了解析力提高之外,視野角也都相對擴大,讓沙發柱前挪移時,「客廳」似乎縮小了,這樣的附加價值對於台灣居家空間 普遍不足的情況下,彷彿也巧妙地成為一種優點。

 

Full HD就在不遠的將來
看 完以上對於Full HD的介紹,其實我們現今還是只能帶點遺憾的說一句:Full HD的環境仍然不成熟,不僅訊源軟體目前缺乏,所有1080p等級的機種價格依然居高,大多數的AV迷即便心裡嚮往,咬著牙依然買不下手吧! 尤其在顯示器的部份,即便面板標示著1080p等級,聰明的AV迷若要享受真正的Full HD畫質,一定要十分注意器材的內部變頻技術,在選購時不可不察。
若要顯示器的面板、信號相容性或內部Scaler都能對應1080p影像訊號, 各家內建的影像處理器效能也是一大考量,若在內部影像處理演算效能不佳,動態影像連貫、雜訊抑制的性能也會大受影響,最終效果還要AV迷以雙眼去認證才 行,也許到最後,1080i已經是您十分滿意的體驗也說不定。2006年,HD高畫質市場活絡的一年,即便再選擇產品上又要大傷腦筋,即便包裡的錢又要大 失血,但高畫質時代眼看就要來臨,對於AV迷來說實為再幸福不過了。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  • 置頂 (智慧電視)本月熱銷TV推薦

  •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★洞鑑股金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